为宣扬红色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我们团队七人在唐山师范学院校团委的领导下,于5月25日前往遵化市石门镇,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找寻着烈士们的遗迹。我们见到了共产党抗日老兵张全孝老人。当得知老人刚输完液就过来时,我们十分感激。老人如今已经84岁高龄了,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眼神里饱含沧桑。考虑到老人年龄太大,司机先生拿出来一个凳子让老人坐下,但老人坚称我们远来是客,迟迟不可入座。在我们的再三请求下,老人终于就坐,给我们讲述了他当年的抗战经历。
“我十六岁参军,抗战期间主要参加了东北和华北的抗战。1933年的“长城抗战”,二十九军在遵化喜峰口料敌之先,出其不意,取得小胜。随后敌军后援来到,将我军包围。敌众我寡,二十九军将士仍奋战到最后,最终大部队壮烈牺牲。1938年,日本天皇派最大的官员来到这里,率先占领清东陵。文官叫千叶,武官叫山口。二十九军抗争失败以后,日军的兵力就增加到了清东陵。有守备队,日本的千叶大军就驻扎在南大村。在那儿他挑选许多大学生组成伪军,管吃管喝,有较强的作战能力。千叶在这一带是政治官,手段颇为阴毒。1943年,被当地的“土八路”所击毙。所谓“土八路”,就是当地的民兵组织。当时我们村有个人叫高波兰,新城村有个人叫胡凤奇,因为抗日缴获了手枪,就想设计击毙千叶。正赶上千叶在马来裕饭店请当地的官员和土豪劣绅吃饭,胡凤奇和高波兰等三人闻讯,暗中把手枪放在上衣口袋里,等散席的时候突然拔出手枪,将千叶击毙。”
老人说的声情并茂,激动万分,仿佛往事历历如昨日发生。当问及当地抗战是共产党出 力大还是国民党出力大时,老人激动的说:“当然是共产党出力大。就拿当地来说,国民党并未派大规模正规军前来,二十九军的抗战只是昙花一现,终因孤立无援而失败。而当地共产党除了包森的独立十三团外,还有无数的民兵抗日游击队,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全孝老人抗战时属于冀东十四分区包森领导的的独立十三团,军衔是中尉,也做过警卫员,团长杨成武的内卫。老人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还参加过解放战争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和争自由、争民主的事业做出了贡献。
老人为我们一一介绍,还拿出他当年的入伍证明和许多奖章。老人满怀深情地回味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年代,那段波澜壮阔的风云岁月。在我们看来,站在我们面前的并非一个羸弱的老人,而是一位历史的巨人,金戈铁马,万里驰疆,为他的祖国,为他的子孙儿女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随着老人的讲述,一幅幅壮丽的图画如同历史再现般在我们的心中浮现。老人戎马一世、九死一生的光辉事迹使我们倍受鼓舞。我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继承先烈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最后,我们向张老辞行,张老还一再挽留,和我们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并一直送到门外。对此,我们表示十分感谢。
结束了张老的访问,我们开始前往石门镇,去寻访二十九军抗战烈士遗存。在司机先生的帮助下,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陵园的所在。工作人员介绍说,1933年,唐山地区所属长城一带,发生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惨烈血战,即震惊中外的“长城抗战”。 1933年初,日军侵占热河省以后,向南面长城各关隘进攻。驻守长城沿线的宋哲元二十九军,在西至马兰峪东到冷口的—线.以简陋的武器同配以飞机、坦克的日军拼杀血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当时随着激烈的战斗,设在遵化城西60华里的石门镇娘娘庙内的后方医院内伤员们不断增加,牺牲者越来越多。霎时,我们仿佛又回到了1933年,随着冲锋号的想起,战士们不顾一切的冲了上去,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一个个敌人倒下了,鲜血四溅着,我激动地为英雄们叫好。侵略者在战士们震耳欲聋的吼声中瑟瑟发抖。战士们不求名利,只求为国奉献力量,不求安乐,只求为人民的利益而战。但是,在喜悦中,我又看见了倒下了的战士,真想对他们说:“战士们,你们安息吧!在这里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烈士们奉献的精神时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看着表情庄重的同学们,想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刹那间,我感受到了为国牺牲的英灵的欣慰,这时我才能体会到那种为后人为中华民族甘愿牺牲的精神的内涵。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我们的岗位同样要求我们默默奉献,在这奉献中燃烧我们的生命,为人民的生活生产作保障,在默默的奉献中体现我们生存的意义。
结束了一天的日程,我们返回了学校。回想一天的经历,人生正是要尝试不同的尝试,经历不同的经历,感受不同的感受。就像一个人不能忘记他的过去一样,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它的历史。这就总要有人去研究历史、探寻历史,追本溯源,熟知我们社会发展的历程,使我们能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创造。“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向再辉煌的未来,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黑格尔曾经说过:“历史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就是我们从来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们研究历史,感悟历史,重走红色足迹,并不是拘泥于历史本身,而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吸取经验教训,指引我们继续向前。
穿越历史的金戈铁马,饱览壮士们的慷慨悲歌,我们一定要记住,当前的和平来之不易,要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经历无数先烈浴血奋战、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无比艰苦的条件下共同开创的,我们一定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表达我们今日之行:“重走红色路,石门隐真贤。青松烈士泪,碑藏无数言。门耻国殇日,日日夜无眠。身怀报国志,九死犹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