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子站
首页 >> 最新关注 >> 正文

岩口刘家营抗日大暴动纪事

2014-09-05 12:20:27
    李运昌一声令下,400民众揭竿而起。总队长孔庆同慷慨陈词:“日本鬼子烧了我们的房子,占了我们的家园,屠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一定要讨还血债!”——

         

     岩口刘家营抗日大暴动纪事    

 

     (一)

    1933年5月16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丰润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丰润人民纷纷起来,拿起武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大暴动奠定了基础。同年6月19日,左家坞、西凹凸、山头庄、杨古塔等附近53个村庄的农民,在地方民团头目刘品的带领下,集合2000多名青壮年,手拿棍棒、扎枪、大刀等各种武器,截击了日军由喜峰口开往唐山的157辆给养车。经过一场激烈博斗,由于我方武器落后,村民战死50多人,只打死日军十几人,缴获了一些军用物资。这是丰润人民向日寇打响的第一枪,从此揭开了丰润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

     从1935年起,党组织派徐志、周建平、王维昕等同志到丰润组织抗日救国活动,向广大群众揭露日军侵华的罪行和野心,广泛动员学生、农民和矿工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多次发起抗日集会,印发抗日救国的传单标语。他们还在四户、南夏庄、北夏庄等小学校,大量油印毛泽东和党中央有关抗日救国的小册子,翻印《义勇军战报》等宣传资料,杨文汉同志还以卖文具为名,串学校向师生作抗日宣传,激发和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救国热情。1937年底,曾经在红军队伍里担任营长的孔庆同来到冀东,以卖篦子为掩护,在丰润腰带山一带的大岭沟、潘家峪等村,开办训练班,训练抗日骨干分子。

     丰润地方党组织,根据党中央洛川会议确定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动员团结社会各阶层力量共同抗日,以便迎接冀东抗日大暴动的早日到来。他们一是通过地下党组织联络爱国抗日同情分子,如南夏庄村的爱国分子张九兰,就是经党组织负责人徐志等人的帮助参加抗日的。二是争取民团,王维昕、徐志、苏林彦、杨植三、谷云亭、杨文汉等人,组织小学教员等爱国知识分子,千方百计争取民团,打入民团,掌握民团,徐志等曾在北夏庄一带,动员小学教员联合会会员,与民团交朋友,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曹庄子王定堂、东高庄符登顺、比古岫常庆丰、上水路李宝琛等民团骨干都是通过小学教员作抗日宣传工作后,逐步对抗日有了认识,后来参加大暴动的。三是动员亲朋好友,在群众中搞串联,扩大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使更多的人参加抗日队伍。四是在暴动前培训骨干,讲授一些军事知识,如怎样爆破、侦察以及游击战的战略战术等,为抗日大暴动做好军事准备

 

    (二)

     1938年6月底,中共冀热边特委在丰润县田家湾子召开军事会议,这次会议是大暴动的预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共冀热边特委领导李运昌,丁振军等同志,还有洪麟阁、杨十三及高志远等抗日同盟者的代表。会议通过了起义行动纲领,决定起义队伍的名称为“冀东抗日联军”。番号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总队,抗日联军分三路:一路司令是洪麟阁、主任杨十三,辖第一、第二总队;二路司令李运昌、主任胡锡奎,辖第三、第四、第五三个总队、三路高志远辖第六总队。为了加强对同盟军的指导,河北省委还派党员干部王仲华、李楚离以“华北自卫会”委员的身份,分别到高志远和洪麟阁所在部队指导工作,以保证武装暴动的万无一失。

    1938年7月,闻名中外的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全面爆发。在这次大暴动中,丰润有三支队伍。

    1938年6月26日下午,在疙瘩坨小学的教室里,中共丰润县委书记徐志主持召开了起义动员会,参加会议的有20多人。大家一致同意把暴动提前到当日夜晚10时,当晚暴动队伍开到三女河民团驻地,部分民团成员当即参加了暴动队伍。夜间,队伍经过女过庄、白沫子,前泥河、后泥河等村,又得到进一步扩大。部队番号定为八路军第九支队。7月9日,队伍到达左家坞一带。这一天是左家坞集日,暴动队伍随赶集的人隐蔽在镇内几个店铺家。7月10日清晨,暴动队伍开始行动,占领了警察所,收缴了全部枪支弹药。队伍向北行进到邱庄时已发展到五六百人,徐志提前赶到遵化铁厂与李运昌、李楚离等领导同志取得了联系。之后,九支队与遵化铁厂一带的队伍会合。遵照上级指示,将九支队编为抗日联军第五总队。徐志任政委,张树畹任总队长,鲍子菁任参谋长,张乐天任政治主任。王维昕、高庆谭、凌云、李鸿文等4名党员做后勤工作。抗联第五总队没有在丰润北部停留,立即挥师南下。先后攻克了七树庄、三女河等敌人据点,然后活动在老庄子、女过庄一带。8月上旬,总队长张树畹自作主张攻打丰润县城,王维昕率赵化一、安体忠两小队攻打西门;鲍子莆、张乐天攻打南门;张树畹带三四百人攻打东门。攻城过程中,张树畹壮烈牺牲,队伍受到了很大损失,大部分人员流散,剩余的200多人,星夜向北转移。

    1938年7月7日。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二路军司令员李运昌发布命令,岩口暴动开始。在腰带山下,东高庄、苏庄、吕各庄、比古岫等村的暴动民众,在苏林彦、阎锡九、张志超等人的组织下,高举义旗,潮水般的涌向岩口,在岩口很快集合了400多名武装队员。树起了“冀东抗日联军第四总队”的大旗。队伍由孔庆同任总队长,阎锡九任副总队长,丁振军任政治主任。在第四总队宣布成立的誓师大会上,总队长孔庆同作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同志们,我们暴动了,今后我们就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日本鬼子烧了我们的房子,占了我们的家园,屠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一定要讨还血债,非把这些强盗赶出去不可!”他的话音刚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不当亡国奴!”的口号声震天动地。队伍出发后,一举占领了遵化铁厂。7月8日,遵化县伪保安队步、骑兵130多人向铁厂扑来,四总队闻讯后,先行攻占铁厂镇五皇庙警察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俘虏遵化保安队80余人,缴枪80多支,战马35匹。7月9日,攻克了迁西兴城镇。后又进发到王官营,剿灭了叛乱的民团。此时队伍已扩大到4000多人。

     1938年7月9日,由谷云亭等人领导和发动了刘家营暴动,有暴动队员93人。两天后,队伍由刘家营小山峪出发,到古石城一带活动,因县政府警备队的截击,又把队伍开向小岭沟,此时暴动队伍已壮大到200多人。几天后,这支暴动队伍在迁西南团汀与李运昌司令员的队伍会师。数天后,途经遵化铁厂返回王官营。队伍边走边扩大,很快发展到1500多人。根据司令部的命令,正式成立了抗日联军第13总队,总队长刘锡彤,政治主任谷云亭,下设三个大队。同年9月,队伍又改编为第二梯队。曾在古冶等地多次抗击敌人。

 

    (三)

    1938年9月初,冀热边特委和抗日联军第二路指挥部的领导人,在丰润县霍庄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丰、滦、迁、遵根据地,整训部队,肃清土匪。会议期间,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宋时轮同志从遵化铁厂赶来,要求去热河都山建立根据地,命令抗联第二路全部随四纵东渡滦河,向都山进发。进军都山先行的八路军主力,因在抚宁、青龙边境连续遭敌阻击,只好退回到滦河以西。当时,四纵的一些领导同志倾向于把部队全部拉到平西抗日根据地整训。1938年10月初,河北省委、冀热边特委、八路军第四纵队及抗日联军的主要负责同志,在丰润九间房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八路军主力和抗日联军全部西撤,只留陈群、包森、单德贵三个支队在丰润坚持游击战争。会议结束后,暴动队伍开始西撤。途中,不断遭到截击,伤亡很大。当部队行进到北京潮白河附近时,情况更加严重,敌人截击,河水阻挡,部队难以前行。李运昌司令员又率队伍向回撤,经三河、宝坻、玉田,返回到冀东,先后在丰润左家坞、滦县杨柳庄和迁西莲花院、长甸、柳沟峪一带活动,收容失散的队伍,坚持游击战争,恢复发展地方工作。孔庆同带l00多人,王定堂带50多人活动在腰带山、黑山沟、王官营一带。刘锡彤、蒋林斋等60人在尖山峪一带活动。张志超带300多人在霍庄、铁厂、东西高庄一带活动。节振国带100多人在榛子镇、腰带山一带活动。苏然带五总队余部不足百人在丰、滦、迁交界处活动。张兴华在滦河西岸一带活动。暴动队伍西撤回来后,丰润县境内有数十支游击队,依靠各自熟悉的村庄进行抗日活动。在他们活动的地区,伪自卫团等一些敌伪组织一直未能建立起来。他们一面开展抗日工作,一面不断地联系、收容抗日联军的失散人员,使队伍逐渐扩大,到1939年9月,部队又发展到4000多人,成为一支抗日有生力量。

上一条:攻打韩城踞点战斗 下一条:潘家峪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