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子站
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唐山劳动日报:唐山师范学院的新学期第一课

2014-09-18 15:23:00
当代大学生如何找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请看——
唐山师范学院的新学期第一课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张薇、施疑)9月15日,唐山师范学院举办“我们家乡的抗战胜迹”寻访活动总结汇报会,为大学生上了新学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动一课。

  今年3月,唐山师范学院组织大学生开展了“我们家乡的抗战胜迹”寻访活动,200多名学生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寻访了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迁西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园、冀东烈士陵园、洪麟阁故居、魏春波烈士纪念馆、抗日英雄后人家中等。美术系、史法系、资管系、中文系大学生商议创作了一幅4米多高的《我们家乡的抗战胜迹图》,并在暑假捐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寻访和作画过程中,参与学生感觉收获良多,于是学院召开了这次总结汇报会。

  汇报会播放了学生们寻访活动的宣传片,美术系学生李晓凤激动得泣不成声,因为她是参与、付出最多的学生之一,她和同学们一起回忆了4个多月来创作的点点滴滴。

  中文系2012级学生白硕分享说,在抗战纪念馆看到了日军和八路军武器的图片,中国人民用那样落后的武器打败了日寇,凭的不就是抗战一定会胜利的信念?大学两年,自己也曾忘记了最初的梦想,但寻访过程中觉得重新找回了。

  史法系2012级魏富敏分享说,寻访过程中心灵受到了洗礼,能力获得了提升,更重要的是理想信念增强。寻访过程中他伤了腰,回学校的路上,只能斜坐在大巴上,但为了不让同学们牵挂,他还忍着疼痛跟同学们一起唱革命歌曲。“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人的忍耐力就会超出想象。”

  2014级新生刘新梦,入学前就在学校贴吧上看到师哥师姐寻访活动的报道及学校对新生发出的“带着历史进校园”的倡议,她特意详细了解了家乡抗日英雄魏春波的事迹,开学后讲给了同学。她说,为了抗战胜利的理想信念,魏春波在妻子被日伪军残暴杀害后,把年仅14岁的小女儿魏淑敏送到前线;兄弟牺牲了,他又把作战致残的侄儿送到部队。当国家、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做,为实现强国梦贡献力量。

  活动的策划组织者、省政协委员葛昌秋说:“不寻访不知道信念的重要,不实践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有了这样的活动,大学生们会在今后的成长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他即兴创作了一首诗歌《写满历史和青春的版图》,并现场朗诵。

  学院党委书记李卫中希望全校各级团组织、各位教师都担负起帮学生筑梦、追梦、圆梦的责任,引领大学生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引导社会风气之先的天之骄子、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上一条:唐山劳动日报:唐山师院学生再画《我们家乡的抗战胜迹图》捐赠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下一条:中国青年报:让历史点染青春的色彩——唐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作《我们家乡的抗战胜迹图》掠影